专家
2009杰出贡献者
薪火相传
人物表彰
中华文化老人
古村落守望者
您现在的位置:古村落 > 人物风采 > 中华文化老人
王同茂
 百子灯民间老艺传人 -- 第二届中华文化老人 王同茂
【简介】佛堂镇田心村王同茂制作的百子灯以造型别致、色彩晶莹、小巧玲珑而著称,以做工考究、针刺均匀、图案精美而显现,以无骨灯身、浑然一体而称奇。夜间观灯,灯体剔透流光溢彩,是灯彩艺术中含针刺、无骨、小巧的造型艺术、表演艺术相结合的典型。百子灯一直深受人民的喜爱。但其工艺复杂、工期长、效益低。现在能制作的只有82岁的王同茂。(选自媒体十年前的报道) 

          

 我多才的爷爷 --- 中华文化老人王同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我是义乌市田心四村百子灯民间老艺传人王同茂老师的孙女王志,我爷爷、父亲都是中学老师,女承父业,现在北京中学从事教学工作。 

一.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 

感谢贵协会对我村百子灯祖传艺术的亲赖和重视,及对我爷爷的关心和抬举。从小我最佩服的就是我爷爷,他聪明过人,熟知天文地理,最喜欢听爷爷那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,最喜欢看爷爷精心制作的祖传百子灯,无论是百子灯当中的宫灯、珠灯、花蓝、荔枝灯还是高难度的864,在我看来都是那么的美伦美焕,精美无比,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,让人感受着世间的美丽。小时候总是吵着要爷爷教我做灯,爷爷说,等你在了大学再教你,上了大学又说等你工作了再教你,等在京城工作了,发现时间已经不再由自已支配。
我爷爷今年91岁,出生在贫苦的贫农家庭,祖上靠做豆腐为生,爷爷属牛,小时候给人家放牛,住牛棚,吃尽了苦,最主要的是人生经历超牛。当年,与村上15位同学一起报考初中,最后只录取了我爷爷一个,得到邻居的称赞和赞助,读了三个学期后因家里欠下不少而辍学,在家与二哥做小生意赚了一些钱还清债务,日寇投降后,再去读完初中,本想投考普通高中,但付不出大笔学费,金华师范不要交学费且吃公粮,只是毕业后不能考大学 ,只能在小学任教,无奈只好投考金华师范,因金华师范多是贫苦学生,学校有地下组织,有好一部分是地下党。因交不上壮丁费,伪乡保长加害于我爷爷,幸得金华师范师生及时行救得以脱险。为防下一次,爷爷参加了地下党八大队,在蒋管区打游击,被反动派称“共匪”,祖母与爷爷的二哥也受了不少苦。  
1949年5月义乌解放,这年 7月爷爷被调入空军部门工作,作空勤人员的文化教员,努力工作,圆满完成任务,得到上级表扬,并荣获三等功,发到功劳证,把奖状寄到家里。(现仍保存着)
1954年转业回母校金华师范任校长室文书,1956年考入温州师院,毕业后回义乌任教,1984年离休。离休后自学无线电技术,帮乡邻居免费修理电视机收音机电动机,有关媒体作了专门报道。之后又专注研究即将失传的百子灯艺术。

二.几近失传的民间艺术

田心百子灯隐了多年,差点失传。直接的原因是,抗日初期,日寇飞机在佛堂镇老市基投下一颗炸弹,当天正值赶集日,人员众多,炸死100多人,据说,当时血水红了半池江水。为避免更多伤亡,当时国民政府不准迎灯等人数众多的活动开展,田心村的传统节目庆云灯也不准迎了,故依附的百子灯也没了看头,会做百子灯的老一辈先后去世,只剩下爷爷的小学老师王烽程先生和爷爷的大兄弟共三人会做了。  
因为我爷爷是学数学的,从数学角度解决了百子灯制作上最难做的“864灯”的一些难题(由八边形、六边形、四边形组成难度最大,时间最费,成功率最低),王烽程先生见爷爷在制作百子灯事业上所作的改革和创新,认为他是田心百子灯最好的传承人,于是将他制作时的一些秘笈,并把自己所有灯样、制灯工具,自己所画的一些花草、动物图案全都给了爷爷。希望他把百子灯传承发展下去,之后不久他就去世了,我大爷爷(爷爷的大哥)王同正也是百子灯高手,在1985年去世了,这么一来,百子灯传人就只剩下当时63岁的爷爷了。
爷爷从小跟他大哥学习做百子灯,他对我要求严格,我们家也保存了他的毛笔字书法,从一个人字也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细致执著的做事作风,这坚韧执著的性格与他所做事、制作都有很大关系,向他学制作要求严格,我爷爷学了一段时间就能做出色调柔和、做功精细的作品,说明大爷爷对他要求严格,也说明爷爷悟性高、接受能力强。 
爷爷离休后,百子灯作品参加了义乌小商品举行的灯会,当时商报记者金小玲作了专题报道,当得知是差点失传的民间艺术,特意用了 “田心百子灯重出江湖”的标题来表达欣喜之情。  

三.执著艰辛的创作之路  

百子灯几乎失传,既有解放前社会动荡的原因,也有制作流程复杂,效率低下,经济效率很低的原因,仅以百子灯中的864为例,制作成功至少要15天时间。通常一树百子灯,11只灯,要用多少时间可想而知。没有过人的精神力量和执著的精神很难为继。 
百子灯中的走鸟灯,过去是用炼油灯往上冲的火气推动的,解放后只有电灯没有了煤油灯,经过多次试验,电灯点亮后所产生的温度也能推动轮子转,而且转速更合理,旋转时更能看清内容。爷爷先后做过多种走马灯:唐僧师徒取经、八仙过海、金鱼在水缸中游,花缸上四个花钵种有梅、兰、竹、菊,蝴蝶在花钵飞,同一转轴,义乌市文化馆早年曾经来拍爷爷的作品,片名叫“田心花灯”,当年正实行计划生育,为了不与只生一个好的口号相违背,规避了百子灯这一原名,故改称田心花灯。也算是一段有趣的故事。

四.名扬四方的民间艺术

田心百子灯不仅闻名金华地区,省城杭州也有不少人知道义乌田心的百子灯, 1978年杭州西湖灯会来信邀请田心村派人去参展。当年只剩年迈的王炜程先生及爷爷的胞兄王同正等三人,因炜程先生年事已高,由爷爷兄弟俩做六盏百子灯代表作去参展,得到观众与组委会的一致好评,组委会还特地专门提供了一间房间,方便兄弟俩在灯会的一个星期与参观者交流切磋。爷爷并不满足于众人的夸奖,借这个机会, 学习参观外来品种花灯,吸取经验,交流心得,增加灯样。参展结束,举办方发了奖金,并送给爷爷不少做花灯的彩色手工纸,相约以后再来参展。
兄弟俩对政府如此重视民间花灯艺术十分感动,回来后立即着手再做一树全系列七个品种的百子灯,晚上放在村子最热闹的东塘塍展出 (相当于村子的天安门广场),热心的村民王大新拿起锣,一边敲、一边喊:“多年不见的百子灯现在东塘塍展出,大家快去看!”失传近四十年的百子灯引来了全村村民来观看,当天没有来的村民,陆续找到家里来一看新鲜,过也引起公社党委重视。

 五.充满希望的艺术传承

为防百子灯失传,由公社出资,以我兄同正为师,在1979年春季办了一期百子灯培训班,时间一个月,参加学习的男女青年约30多人。因百子灯制作工序繁多,费时费力,到最后,能全面掌握整个制作过程的也就所几乎没有了。我与父亲都是老师,平时工作很忙,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传承百子灯的祖传技艺。爷爷非常着急。
 今年爷爷已91岁,他将自已百子灯制作的灯样和技能如数教给了邻居 哑巴但聪明过人的许科红,他的作品远已超过老一辈,得到上海、北京多名专家肯定,多次有在中新网,浙江日报等媒体上报道,也终于使田心百子灯有了年轻的传人。佛堂镇政府也高度重视,专门为他开设了工作室免费提供房子和展出资金。并鼓励他带徒弟,因他是哑巴,由我爷爷做讲解,一个动手,一个动口。相信这项工作在政府的重视下,一定会开展得很好。

六.百子灯的来源   

上海和北京各位专家包括爷爷自己也一直想把田心百子灯史作整理,这是个难题,古代未用文字记载,无据可查,村子里上辈百子灯传人代代口口相传,百子灯是起源于1370年红衣灯。
红衣灯的来历,我们的祖代太公从东阳县移居义乌县,原是贫苦农民,经多年勤劳经营,虽然有了发展,仍是贫苦小农庄。而南面的塘下洋村是皇亲国戚,西北边的后塘村是数代高官府第,村子都较大,都十分富有,过时过节,物品富裕,而我们太公的子孙过年冷冷清清,祖代太婆无奈,将出嫁时穿的红衣服“当掉”,将所得的钱请木匠制一座小型的关帝庙模型,经油漆后,让子孙们在农历正月二十号晚上迎着热闹热闹,故名红衣灯,他是迎百子灯的初期民间灯会。困苦时期,先解决温饱问题,不具备做百子灯的条件与时间。
百子灯究竟起源于哪个年代,爷爷觉得有一点值得注意:随着家族条件的好转,经济条件的变化,红衣灯已经不能满足更高的欣赏要求,当时,田心大祠堂太公名下有十一房,由十一房的子孙轮流值年的庆云灯,轮到值年叫“大年”,是在农历正月十四迎的,之后,不少房头的子孙多少和贫富都有百子灯,只是百子灯质量粗灯还是精细灯之别。 
田心村共有十一房,有的房头子孙较多且比较富有,他们也有自已的灯头,庆云灯与百子灯有密切关系,先有庆云灯后有百子灯,但庆云灯起始于哪个年代无据可查,故百子灯的灯史就无法确定。
 爷爷说,他虽已90多岁,百子灯的来历知之甚少,爷爷制作过的几盏来历如下: 
 (一)、宫灯(也有人称之为纱灯)
 在鸦片战争之前,林则徐坐镇江苏省的刺绣名城苏州时,田心村有慎可和义兴两家火腿行开在苏州,在过春节时买回苏州产的白色丝绸布为底绣上如红花绿叶或人物,也有山水风景的图案,内部点上灯十分好看,后由田心做百子灯老手改为百子灯。
(二)、八六四,这是王炜程先生的祖辈买来一套凉帽珠串成的珠灯,这种珠, 像 玻璃又像陶瓷,蓝白相间,有一定的透光度,但很重,串起来凉帽戴在头上不会被风吹掉,故名凉帽珠,所谓八六四,对改为百子灯来说,它由四个八角,八个六角,十二个四角,共24个零件组成,故叫八六四,是百子灯中较难做的一种灯。
(三)、珠灯,这种灯,各位百子灯的制作者有不同的灯样和制作方法,但我是照炜程先生家的凉帽珠串成的灯结构一样,只是大小分两种,大的挂在家中,小的迎灯时用,后来爷爷用塑料彩色串成的珠一样的。 
(四)、六角亭,原是叫碗亭,因亭的下面是以花大碗为亭的底盘,但灯样已失传,故爷爷将它改为六角为基础。 其他如六角、八角
四柱等粗灯及 花蓝、荔枝灯等都是老一辈 自已创造的。  
 北京中学 王志

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         
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-1 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